设为首页 | 收藏本站 |网站地图 |个人中心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工作动态»财政动态

市财政局(市国资委)坚持创机制广覆盖 高效推进财政国资金融干部教育培训

发布时间:

字体:   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  

市财政局(市国资委)作为财政管理、国资监管的关键部门,深刻领悟党管人事、党管干部的重要意义,始终将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干部政策执行力、业务能力与国资监管效能的核心举措。

拓展培训范围广覆盖。一是延伸层级覆盖。市财政局(市国资委)党委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干部脱产培训,培训范围从局(委)机关逐步拓展至下属参公事业单位、各市(特区、区)财政系统、监管国有企业,每年培训100人次以上。近年来,通过延伸培训层级,增进了市级和区市财政之间的联系,同步强化了市国资委与监管国有企业的沟通协作,彰显党管干部在凝聚工作合力方面的成效。二是深化岗位覆盖。市财政局(市国资委)党委兼顾债务管理、预算编制、国库支付等核心业务岗位,以及办公室、党建工作科等综合岗位人员的成长需求,确保系统内各类岗位人员“应训尽训”,为财政、国资、金融工作协同推进筑牢人力基础。三是丰富内容维度。在传统业务培训基础上,融入思想建设、廉洁教育、意识形态、综合能力等培训课程内容。2024年,参加省外知名高校教授关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讲座,助力干部拓宽财政和经济工作思维,以更宏观视角投身工作。

聚焦核心需求精培训。一是深度开展政策解读。邀请知名高校教授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习近平经济思想等,结合案例进行剖析和阐释,让学员精准把握政策导向,发挥党的理论在思想引领方面的关键作用。二是强化业务能力提升。针对预算管理、国资监管、金融发展等核心业务,精心设计培训课程。以预算管理培训为例,结合本地案例,讲解预算绩效管理最新方法与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技巧,通过实操演练提升干部业务能力。三是注重综合素养培育。结合市委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安排部署,市财政局(市国资委)组织干部参加公文写作、沟通技巧、情绪管理等通用能力素养培训。采用实例分析、模拟写作、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,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,打造复合型财政国资干部队伍。

创新培训形式强机制。一是融合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培训。利用“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”“中国干部网络学院”等线上平台,将优质课程推荐给干部职工,并做好相应课程服务管理工作,方便干部学习。线下集中培训中融入现场答疑、研讨交流、测评测试、效果反馈等,形成培训闭环,提升培训效果。二是开展案例教学提升培训实效。选取国企改革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成功案例和反面案例素材,组织干部开展复盘研讨。引导干部剖析问题根源、探索解决思路、总结经验教训,提升风险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。三是学用结合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。通过搭建财政国资金融交流平台,组织国企监管、金融管理、债务管理等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开展交流讨论,围绕国企监管、转型发展、“三资”盘活等工作最新要求,在预算编制、国资管理等具体业务中运用新方法、新理念,促进财政国资金融工作协同推进,高效完成各项业务工作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